不朽的勋章——记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七一勋章”获得者柴云振(四)
2021-10-26 08:55 来源:广安日报 浏览量: 【字体: 分享到:


晚年柴云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资料图片)

自从部队找到柴云振后,他出名了,成为家乡的大名人,拜访、采访他的人纷至沓来。

一个个向英雄学习的活动蓬勃地开展起来。于是,请柴云振作报告、讲传统的单位和地区越来越多,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是鲜花和掌声,都是满怀尊敬的目光。

眼花缭乱的闪光灯、长枪短炮的摄像镜头、大小报刊的连篇报道……一夜之间,柴云振从一位朴实无闻的农民,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然而,在名利面前,柴云振仍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不争功,不谋利,从不向党和组织伸手。

更难能可贵的是,晚年的柴云振,还积极发挥一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英雄,在平凡中闪耀光辉,柴云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如今,斯人已逝,他的精神却将永存。

永葆初心绝不向党和组织伸手

1985年,考虑到柴云振晚年生活保障,部队决定出面协调为他安排工作。谁知柴云振想都没想就婉言拒绝:“我没得什么要求,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我还是想回老家当一名农民种庄稼。”

柴云振没有想到,59岁被老部队重新找到的1984年,竟成为他人生的分水岭。以此为界,柴云振的人生正好由两个“33年”组成:第一个隐姓埋名的“33年”,他经历了“苦与乐”的考验,即使面对再艰辛的环境,他也从没有打“退堂鼓”;第二个扬名全国的“33年”,则考验着他如何面对名与利的挑战,而这场无形的“人情战争”,丝毫不亚于当年的朴达峰战斗。

柴云振成名后,许多人都猜测:柴家这下飞黄腾达了,柴老随便一句话,家里人什么问题还不能解决?甚至连柴云振的子女,都认为可以沾父亲的光,帮自己解决工作问题。

长子柴兵荣,一直想去当兵,连续三年体检合格,却因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走资派”而接连被刷下来。如今,父亲功成名就,自然能帮自己解决当兵的问题。

然而,柴云振一句“不行”犹如当头棒喝,让柴兵荣傻了眼。儿子的思想问题尚未解决好,回到家中的女儿也来“凑热闹”,要柴云振向组织提出“农转非”,并给她安排工作。

还有一些认识的朋友和不认识的陌生人,也揣着各自的目的纷纷登门,有的为提高待遇,说是只找柴云振这一次;有的是为了落实政策,向他痛哭流涕;有的是为子女转户口,调动工作,表示不会忘记他的恩情……

柴云振被这些琐事搞得心力交瘁,他感到自己重新站上了一座无形的“朴达峰”,这一次需要阻击的“敌人”,叫做“名利”。于是,他郑重通知家人,开一个紧急家庭会议,再忙都不能缺席。

柴兵荣依然记得那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皎洁的月光照射在父亲严肃的脸庞上。

柴云振把一家人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这些年,你们都跟着我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过去再困难,我们都不曾向组织开口伸手,现在就更不能了。我是一个老党员,乡亲们都看着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不是我们党的作风啊!给党组织提各种要求,只会给我丢脸,给党抹黑……”

父亲的话,让柴兵荣醍醐灌顶,也羞愧难言。他告诉记者,几十年来,无论家庭多么困难,生活多么艰辛,父亲从未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更不会利用职权为亲属谋私利。

在孙女柴萍的记忆中,爷爷柴云振一直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有人登门办事,爷爷都会婉言相拒。”柴萍说,柴云振还给全家人定下一条“铁律家规”:任何人都不得打着他的招牌去向党和政府伸手,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

正因如此,柴萍从小就深受柴云振影响。她告诉记者,柴云振生前有很深的军人情结,他认为部队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品格,希望子孙有机会去部队历练一番。带着这份期许,柴萍曾服役于柴云振所在的空降兵部队,她的女儿在今年9月也作为大学生应征入伍,现在正在四川省武警总队进行新兵训练。

“我要像爷爷一样,永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将爷爷身上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传承下去。”柴萍说。

尽职尽责用行动彰显为民情怀

1985年,柴云振被增补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岳池县政协常委;1988年3月,他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从普通农民到家喻户晓的大英雄,再到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虽然柴云振的身份一直在变,但他为国为民的炽热情怀却不曾改变。

1986年盛夏的一天,柴云振偶然听说复退军人唐万贤家庭困难,便来到他家中走访慰问。了解情况后才得知,唐万贤也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妻子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养女和儿子均因智力低下,不会干农活,因此成为村里特困户。唐万贤多次向村、乡反映情况,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柴云振将唐万贤的困难向县、乡作了反映,花了近半年时间,协同有关部门落实了唐万贤的定期困难补助。通过这件事,柴云振深感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责任重大。于是,他走访了全县20多个乡镇40多个村的复员退伍军人,只要发现问题,能让当地政府解决的就地处理,不能解决的,就向县有关部门反映,县上无权处理的,就将问题写成提案,向省政协和全国人代会递交。

而最能体现柴云振为民情怀、为民办实事的,就是他提交的一份名为《整治安公桥河》的提案。

2001年,柴云振听说群众对长滩寺河县城段严重污染怨声载道,实地考察调研后,就向县上递交了《整治安公桥河》的提案,得到的回答却是“资金紧张,以后再考虑”。2002年,他又递交了提案,答复是“条件还不成熟”。2003年,他继续递交提案,这次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重视,加上县城改造为有关部门将小河污染的治理纳入议事日程创造了条件,工程终于启动。经过治理,县城逐步实现水清岸绿。如今岳池人民都说,县城东面河流面貌焕然一新,老英雄功不可没啊!

20多年来,柴云振根据广大群众对社会风气、劳动就业、环境卫生和地方建设等重大问题与民生事项的反映,仔细调查研究,写成《强化综合治理,搞好社会治安,整顿社会秩序》《把岳池建设成商品粮基地》《重视农业县及小城镇的待业人员就业问题》等多个提案、议案,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先后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司法部、劳动部、农业部、国家计委等中、省、市的书面答复。

有人称赞柴云振为民呼吁的精神可嘉,他却总是笑着谦逊地说:“这只是一个政协委员的应尽职责,不值一提。”

直到当政协委员的最后两年,针对群众反映的重大问题,即便柴云振行动不便,也仍要进行广泛走访和调查,坚持每年至少写两份提案。

柴萍告诉记者,柴云振的文化程度不高,但直到晚年他都很爱学习。“爷爷当人大代表时,每次出门都习惯带上纸和笔,经常冒着严寒酷暑,走村入户收集老百姓的意见,回来让我们帮忙认真整理出来,然后送到相关部门去。”柴萍说。

在岳池,柴云振可以说是一位最没有“架子”的名人。赶场天看到拉煤车上坡困难,他就不声不响地帮着推一段;老干部局的院子脏了,他就悄悄打扫干净;谁家的小孩迷了路,他会把孩子送回家……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几十年来,柴云振赴全国各地作报告600多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感恩为中华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激励青年人在时代的洪流中书写壮美人生。

2018年12月26日,柴云振逝世,享年92岁。

2021年6月29日,柴云振被授予“七一勋章”。

英雄虽逝,精神长存!(岳池记者站 陈海彬 广安日报记者 龙俊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

    opebet官网 www.double-99.com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Reserved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opebet官网 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
    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