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国家统计局广安调查队 | 浏览量: | 【字体:大中小】 | 分享到: |
广安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确定的农业发展战略,牢牢稳住“三农”基本盘,在粮食生产上千方百计扩面增产保障粮食安全,不折不扣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压紧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并取得了较明显成果。预计2022年全市夏粮种植面积为51.5万亩,较去年增加1.4万亩,增幅2.9%;实际亩产为239公斤/亩,较去年增加5公斤/亩,增幅2.2%;实际总产12.3万吨,较去年增加0.6万吨,增幅5.2%。
一、2022年小春粮食作物生产情况
(一)县点生产情况
从80个县点数据汇总情况看:夏粮种植面积为1142.3亩,较去年增加52.6亩,增幅4.8%;实际亩产为166公斤/亩,较去年增加7公斤/亩,增幅4.7%;总产189吨,较去年增加17吨,增幅9.7%。
(二)省点生产情况
从16个省点数据汇总情况看:夏粮种植面积为212.7亩,较去年增加54.5亩,增幅34.4%;实际亩产为167公斤/亩,较去年增加16公斤/亩,增幅10.5%;总产36吨,较去年增加12吨,增幅48.5%。
(三)面上分品种生产情况
1.小麦:播种面积为8.1万亩,较去年减少0.3万亩,减幅3.8%;实际亩产为219.5公斤/亩,较去年增加6.5公斤/亩,增幅3.1%;实际总产1.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2.豆类:播种面积为9.7万亩,较去年增加0.54万亩,增幅6%;实际亩产为138.6公斤/亩,较去年减少6.9公斤/亩,减幅4.8%;实际总产1.3万吨,较去年增加0.1万吨,增幅9.9%。
3.薯类:本年马铃薯种植面积为33.7万亩,较去年增加1.2万亩,增幅3.8%。实际亩产为273.1公斤/亩,较去年增加7.0公斤/亩,增幅2.6%;实际总产9.2万吨,较去年增加0.5吨,增幅5.5%。
(四)小春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1.深挖潜力扩面积,小春粮食播面稳步增长。一是层层传导压力。以“增量、增产、增收”为目标,层层分解下达夏收粮食播面任务。在市政府与各区市县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基础上,市农业农村局与各区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均签订了任务书,细化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重点抓好粮食种植面积的落实,突出扩大豆类、薯类等主要作物种植面积,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切实抓好耕种,以多种促多收。
2.调优结构提品质,小春粮食品质稳步提升。一是着力调优结构。在种植结构上适度调减小麦,扩大豆类、马铃薯,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杂粮杂豆。二是市县继续保持有利的促农政策,引进和推广优质粮食作物种子,同时强化了农业技术指导,加强了田间地头管护。三是着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立广安市化肥减量化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和广安市化肥减量化工作专家技术指导组。建立化肥使用量长期定点调查点位929个,化肥销售量定点调查点位174个。建立粮油化肥减量技术示范片,在示范片内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等化肥减量技术,确保化肥减量效果。
3.农业气象条件较好,利于小春作物生长发育。据气象部门对小麦、豆类、薯类等小春作物的跟踪监测和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以及未来天气气候趋势预测和固定地段的作物生育期的监测评估,2022年小春作物播种以来,热量条件偏好,降水适中,较好满足了作物生长所需,整体农业气象条件对小春作物生长发育有利。
(五)小春粮食生产综合研判
尽管小麦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豆类、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播种面积扩大比较明显,单产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增,综合研判,夏收粮食作物与上年相比将有大幅增产。
二、大春粮食播种情况
(一)目标任务
广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年初出台了《关于切实抓好2022年大春粮食生产的意见》,锁定了全市稳定粮食生产的目标任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41.51万亩,粮食总产量184.72万吨,其中大春粮食播种面积391.44万亩、总产17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3.3万亩、1万吨。
(二)疫情影响及补救政策情况
尽管5月9日广安暴发了较为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但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仅用半个月时间到5月23日就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各地相继复工复产。本次疫情主要对三山夹两槽农时季节偏晚的邻水县大春粮食生产有一定影响,尤其是使得邻水县内东槽需要跨乡镇作业的规模户和被异地隔离的普通农户的水稻追肥有所延后,影响分蘖,对其他农时季节偏早的区县影响相对较小。占邻水县一半乡镇的西槽季节偏晚,有部分规模户和农户水稻未栽插,疫情解封后,各地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异地隔离回家农户和规模户刚好赶上栽插季节,经跟踪核实目前均已完成水稻栽插。
为加快农业农村领域经济恢复,广安市出台了四项粮食生产补救政策措施:一是支持粮油生产。全面开展撂荒地整治,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及时足额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补贴等,支持岳池县粮油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广安区粮油创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二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建设高标准农田任务重、速度快、质量好的县(市、区)共配套市财政资金1000万元,6月底前下达到位。对流转高标准农田达到一定规模且用于发展以粮为主产业的经营主体,在兑现种粮补贴基础上,市级给予一次性奖补:100亩—500亩(含)的奖补5万元。500亩以上的奖补10万元。三是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市财政对2022年新创建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缓解疫情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利影响。家庭农场主或其有意愿务农的子女免费参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培训,意愿较强的选送到高等院校参加学历培训,给予50%的一次性学费补助。四是成立帮扶队伍。农业农村专家组建“一对一”联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队伍,排查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用工、融资、防疫、物流等方面的困难,特别是在园区建设、畜禽养殖、大豆种植、粮食生产等农业生产活动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建立工作台账,一一协调解决,切实降低疫情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影响。
(三)大春作物种植情况
今年,广安市大春作物种植任务为水稻198.8万亩、玉米107万亩、大豆45万亩,其中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任务面积13万亩,各地按照“稳存量、挖潜力、扩增量”的思路,绘制大豆种植区域分布图,将种植区按类型分图斑上图,通过向传统种植要面积、向增间套种要面积、向整治撂荒地要面积、向低效经果林要面积,切实落细落实播种面积。实行种子统供尽早启动全市所需1523吨大豆种子招投标程序,密切关注疫情对种子运输的影响,采取针对性措施,在落实好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畅通种子企业物资运输,确保供种及时,不误农时。加强技术指导,大力推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充分利用降水引水入田,做好机耕,立足早栽,玉米在4月上旬前栽完;春大豆在3月下旬播种,夏大豆在6月上旬播种。同时,搞好示范,高质高效完成全市水稻、玉米、大豆高质高效创建各10万亩以及核心示范片各3万亩的任务,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发展。当前,广安全市水稻、玉米、薯类已全部栽种完毕。大豆已完成播种目标的80%。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农用物资供给全部恢复正常。
三、样本轮换工作进展情况
为扎实做好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局和总队关于样本轮换工作的安排部署,广安队立足工作实际,思考在前,谋划在先,强化组织领导、业务培训、监督管理确保样本轮换工作优质高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共识。一是组织高度重视。党组织高度重视样本轮换工作,按照“统一组织、分级负责”原则,抓实思想认识,形成内部共识。在全市统计调查工作会上,分管副市长专门就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成立领导小组。将组织农作物对地样本轮换列为广安队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由党组书记、队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样本轮换领导小组。三是强化部门配合。在样本轮换工作期间,由领导小组负责相关事务,积极加强统计、农业农村、自规、乡镇等相关单位部门沟通联系,强化部门之间交流合作。
(二)强化业务培训,熟练操作。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区县分管领导、业务人员学习研讨《2022年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实施细则》《2022年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方案》以及两轮样本轮换抽样框核实的工作通知、参加总队农业处组织的视频会议等,熟悉抽样框核实工作流程、指标解释和调查方法,理清工作思路,对标工作要求,精简优化工作内容。
(三)加实监督管理,严格纪律。一是法治引领。持续强化统计业务人员对《意见》《办法》《规定》《监督意见》的学习领会,锁住业务人员思想不滑坡,坚持法治引领,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责必问”的轮换基调不动摇。二是实时监管。在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中,对其过程进行实施实时监督管理,确保工作流程不出错,保证工作质量,按时按量完成,层层压实。三是严格审核。对工作内容进行严格严肃审核审理,层层把关,层层落实责任,高质量完成样本轮换工作,严格落实源头数据审核把关,为调查工作提质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opebet官网 www.double-99.com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Reserved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opebet官网 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