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广安日报 | 浏览量: | 【字体:大中小】 | 分享到: |
初冬时节,穿行在广安区农村大地,只见场镇规范有序,雨污分流畅通;村庄玉带环绕,农房焕然一新;环境干净整洁,乡风清廉文明,一派宜居乡村景象。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广安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积极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样板,被评为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目前正积极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统筹兼顾、分类推进,整体提升场镇品质
“通过特色乡镇建设,我们场镇的道路变得宽敞大气、市容规范整洁、服务功能完善,还实施了雨污分流,再也不会有污水横流的情况了。”12月9日,广安区花桥镇场镇居民黄福宇提起场镇建设赞不绝口,“我们镇已经创建成为‘省级百强中心镇’,目前正在打造中心公园、特色商业街区,未来我们花桥镇将更加宜居。”
正如黄福宇所说,自2020年以来,广安区综合考虑区位条件、场镇规模、现实基础、发展潜力等因素,规划建设花桥镇、石笋镇等4个涉农片区中心镇,按照新型城镇化标准,分年度系统推进场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推动场镇功能整体性提升、场镇面貌系统性重塑,花桥镇成功创建为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
同时,按照“环境优美、业态丰富、服务完善、秩序井然”目标,广安区高标准编制4个特色场镇设计方案,将民俗文化、自然风貌、产业元素融入场镇改造,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严格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建设时序,统筹推进配套设施完善、整体风貌塑造和场镇内涵提升,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形态适宜、发展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特色集镇。
此外,广安区还按照建设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一条规范商业街区、一所公办幼儿园、一个文体广场、一个停车场、一个管网配套且规范运行的污水处理厂(站)“六个一”标准,全面完成10个一般乡镇、10个已撤并乡镇场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补短达标。
规范外观、完善功能,实施五类农房改造
在广安区龙安乡革新村,不少村民家里今年迎来了新变化。12月9日,村民邓元君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厨房、厕所改得巴巴适适的,现在生活环境好多了。随便走到哪家去看,都干净整洁。”
记者得知,以前该村不少村民经济拮据没有能力盖新房,长期居住在破旧的老房里。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实施五类农房改造,贴砖、改厨、改厕……改造后的残破旧房变得宽敞、明亮、整洁。今年该乡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对农居厕所、厨房、堂屋、地坝、庭院都实行了改造,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
规范外观、完善功能,改造五类农房,让村民住上“放心房”,是广安区打造宜居乡村典范的重点举措之一。
在改造过程中,该区制定《广安区乡村农房改造提升专项规划》《广安区五类农房改造提升试点实施方案》,分室内、室外、公共区域、前庭后院,明确改造内容、细化改造标准,对新村聚居点、老旧院落、散居农房、传统院落和新建农村居民小区五类农房进行提档升级改造,推动实现农房内部设施现代化、外观风貌规范化、村庄院落田园化。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广安区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原则,设计“高中低”三个档次室内外风貌改造方案供农户选择,按照每户不高于3万元标准进行补助,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农房改造。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广安区对公共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研究制定了拟实施项目清单,确保满足群众需求、符合群众利益。
改造试点先行,分步分类推进。广安区优先在25个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实施五类农房改造,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全域实施。目前,完成275户散居农户改造提升,3处新村聚居点提档升级、2处老旧院落居住条件改善、1处传统院落保护和利用,村民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显著提升。
环境塑形、文明铸魂,深化乡风文明建设
“妇女同胞们,我们正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和‘一榜两评’工作,你们在清廉家风中的作用是最大的……”12月6日,广安区兴平镇晓钟村村民广场,广安区妇联干部正在向该村妇女宣传清廉家风在家庭和谐中的重要意义,引导她们发挥“半边天”作用,推进乡风文明。
原来,为建设清廉乡村,推进乡风文明,结合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家风方面的论述,12月6日,区妇联联合兴平镇纪委、妇联,在该镇晓钟村举行“推进乡风文明倡导清廉家风”主题宣传活动。这是广安区环境塑形、文明铸魂,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广安区深入开展“七清一提升”乡村整洁行动,集中清理农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厕屋便池、水源水体、农业生产废弃物、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废旧广告标识标牌、无功能建筑,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制定群众普遍接受和遵守的村容村貌管理办法,明确公共区域保洁范围和要求,落实农户“门前五包”措施,改变农户不良卫生习惯,推动村庄面貌由“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
围绕“立村规、亮家风、移旧俗、扬正气”目标,广安区逐村制定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规范建立并运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机制,创新开办“乡贤讲堂”,广泛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实践活动和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深入实施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推动形成遵规守法、孝老爱亲、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的文明风气。
此外,广安区还在全市创新开展乡风文明“一榜两评”活动。按照“每季度区评乡、每月乡评村、每半月村评户”模式,定期开展乡风文明红黑榜和环境卫生、文明家庭评比。活动中,实施乡风文明“积分制”,将评比结果纳入积分管理范畴,村民可根据分值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物资,激励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养成良好文明卫生习惯。目前,该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村镇4个,区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在80%以上。(广安区融媒 廖小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opebet官网 www.double-99.com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Reserved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opebet官网 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