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bet官网 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安市新时代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量: 【字体: 我要纠错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枣山园区、协兴园区、华蓥山景区管委会,市级相关部门:

《广安市新时代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opebet真人娱乐 第7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opebet官网 办公室

202163


广安市新时代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195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时代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发〔202080号)精神,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区域性最好的教育、打造川东北教育高地,现就推进我市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基础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立足市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抢抓发展机遇,补齐发展短板,推动示范引领,深化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发展目标。2025年,全市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综合实力走在全省前列,基本建成川东北教育高地。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以上,全域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国家认定,成为全省公办学前教育示范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明显优化,公办义务教育常住人口全覆盖,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达到省定标准,优质均衡发展有效推进,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率先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特色普通高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发挥,中职学校办学水平显著提升。育人水平全面提升,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培养全面发展,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依法治教、协同育人全面推进,学生获得感、教师荣誉感、家庭幸福感和社会参与度、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实施学校示范引领工程,建立完善评价体系和管理办法,打造一批“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发展示范学校”,力争“四个一”学校比例排在全省前列。到2023年,全市遴选100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100所市级义务教育高品质学校,遴选一批市级示范普通高中和市级特色普通高中;力争创建60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60所省级义务教育高品质学校(具体指标见附件)、5所省级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5所省级特色办学普通高中,推动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三)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深化素质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中小幼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协调的德育体系。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利用“四史”、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教育引导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强化学科德育,抓实课程思政、少先队活动课程,注重主题教育、仪式教育。打造社会实践大课堂,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等各类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充分利用研学实践精品资源、线路、课程,每学年安排12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传颂传唱好广安“四张名片”,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省情市情,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家国情怀。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树立身边榜样,每年在中小学生中评选表扬一批优秀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强化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一半计算,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量折算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按德育主任层级配备。深化德育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遴选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学科德育精品课程。(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团市委。逗号前为牵头单位,下同)

提升智育水平。构建现代课堂,分学科制定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着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增长知识见识。打造一批名师精品课程,培育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和案例,引领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深化科普及科技创新教育,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加强监测和督导,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加强学生作业监管,建立健全作业调研、调控制度,按要求严格控制各学科作业总量,创新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及针对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禁止布置机械重复、大量抄写的作业,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管局)

重视身心健康。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足体育课,坚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锻炼,推动每所学校开设7种以上运动项目,每名学生至少掌握1项运动技能、每天运动不少于1小时。深化快乐健康跑、足球进校园活动,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引导公共运动场所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加强学校运动场地设施建设,推进公共运动场所与学校共管共用。构建市—县—校三级赛事体系,市级每年举办学生运动会暨青少年锦标赛和校园足球、篮球、排球总决赛,县级每年举办综合性学生体育运动会(体育节),学校每年举办校运会。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医配备,建好学校卫生室(保健室),持续推进学校心理辅导员等级考核认定,按要求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并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好心理辅导室,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共建共育、联动互促的心理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水平。深化“八大行动”,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开展视力测试、视力矫正和视力保护等活动,有效预防和控制学生近视。(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

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着力聚焦艺术浸润、文化传承、人文厚植。上好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使每名学生至少掌握1项艺术技能。深化书法进校园活动,支持学校组建特色艺术社团、艺术兴趣小组、艺术俱乐部,以书法、戏曲、剪纸、篆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实践活动,定期举办市、县、校学生艺术节及艺术展演,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遴选美育类示范学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整合资源,开办艺术学校。支持艺术院校在中小学建立对口支援基地,培育艺术拔尖后备人才。(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团市委、市文联)

加强劳动教育。研究制定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着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奋斗精神,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强化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和使用好志愿服务平台,建立评价体系,每年在中小学生中评选表扬一批优秀志愿服务者。打造遴选一批劳动教育示范校,挖掘推广劳动教育优秀案例,创建劳动教育品牌,举办优秀成果展示,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到2025年,每所学校有相对固定的劳动教育场所,每个县(市、区)、园区要利用学校布局调整后闲置校舍打造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市级至少建设2个综合实践基地(营地)。各学校可结合实际开展耕读教育。(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团市委、市妇联)

开展课后服务的中小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聚焦核心素养,拓展体育、美育和劳育,把特长培训、兴趣培养、素质提升作为课后服务主要内容,“素质拓展类活动”不得少于每周课后服务总课时的40%,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管理和服务水平,决不能把课后服务演变成收费补课行为,违背教育初心和人民群众期盼。(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

(四)坚持优质均衡,各类学校协调发展。

推进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优化调整。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心场镇建设、人口流动变化,结合乡镇行政区划、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幼儿园就近就便、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或片区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资源向寄宿制学校集中”原则,科学编制“十四五”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优化调整学校布局,推进“空心学校”、生源严重萎缩的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撤并整合,严格规范农村学校撤并程序,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清零“大班额”,化解“偏大班额”,化解“大校额”,有效解决“城挤乡弱村空”问题。建立学校优化布局与教育经费投入协调发展机制,新增教育资源主要向人口集中居住的城区及中心场镇投放,多措并举盘活学校撤并整合后闲置资源,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改革完善运行保障机制,适度增加寄宿制学校。2021年以县为单位完成布局专项规划和学校建设规划并启动建设,2023年完成扩建项目和布局调整闲置校舍处置,2024年完成新建项目,2025年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全面优化。(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推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保留的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独立成建制的公办幼儿园,继续推进城区(含县城)、中心场镇公办幼儿园建设,确保城区(含县城)、中心场镇独立成建制的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达到80%以上。鼓励优质公办园通过举办分园、集团化办园、合作办园等形式带动农村幼儿园、薄弱幼儿园发展。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制定完善广安市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做好配套幼儿园规划、土地出让、园舍设计建设、验收、移交、办园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小区配套幼儿园,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办成公办园。扶持发展普惠性民办园,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建立以公办为主体、以优质普惠民办为补充的学前教育资源体系,将学前教育纳入基层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完善幼儿园监管体系,清理整治无证园和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班额标准化。探索实施学区制管理,支持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推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城乡一体”的辐射式学区,实现学区内学校协同发展和教师统筹调配使用。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到2023年实现学校办学管理全面达标。打造一批“乡村温馨校园”,全面强化农村学校育人功能。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做到“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应贷尽贷”。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和资源教室建设,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残联)

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实施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行动,逐步化解“大校额”,到2025年全面消除5000人以上“大校额”。建立完善管理办法,落实好动态管理,持续开展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创建,引领推动育人方式改革。着力提高“县中”办学水平。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写作、科技创新等特色课程建设,鼓励举办特色普通高中或特长班,并在招生入学、师资建设、培养方式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促进普职融通。进一步扩大高中阶段特殊教育资源和办学规模,到2023年,全市至少有1所特殊教育学校开设高中班。(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文联)

(五)坚持深化改革,着力培养好全体学生。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加强课程教材建设管理。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引导普通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通过小班教学、选课走班、生涯指导等提高课程的选择性和适应性。以教学“六认真”为抓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整治教师不备课、用旧教案上课行为,积极开展集体备课、研课磨课、“推门听课”,注重因材施教,鼓励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推进“课堂革命”,构建高效课堂,克服不尊重教育教学规律恶性竞争“剧场效应”,真正实现由“向时间要质量”转变为“向课堂要质量”。争创省级教学改革示范区,引领和推动各地各校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坚持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公益属性,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公、民办普通高中按市教育部门批准的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稳步推进中考改革,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推行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积极推进体育中考改革,提高体育中考分值,增加考试项目,完善记分办法。探索优秀体育学生和优秀艺术骨干学生跨学校招生培养机制。(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

深化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落实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优化艺术素质测评,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开展教学质量监测,建立完善县域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和办法,并与教师评先选优、晋职晋级、绩效分配“挂钩”。利用信息技术,依托省级平台,建设覆盖从小学至高中各学段全过程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大数据中心)

深化综合治理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进依法治园治校,建立规范办学行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严格落实教师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批改作业相关要求。加强对校外培训、研学实践、竞赛活动等的综合治理和日常监管。建立面向中小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统筹协调机制和检查评比清单制度,严格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将校园安全纳入社会治理,加强对食堂的监管,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依法处理机制,加强校园及周边“警务室”(街面警务站)、护学岗建设,依法惩治“校闹”行为。(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政法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管局)

加强教研科研工作。研究制定《广安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科研工作的指导意见》。遴选、培育、推广一批区域性优秀教学方式方法,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优化科研课题管理,加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及高考综合改革、思政课程提质增效等方面的研究,催生一批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进“双主双优”“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三特一格”和中学英语等教育教学改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展英语教学,提升基础教育质量。重视教研科研人才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聘教研科研人员,对主要学科教研员分学段、分学科选聘,配齐配足,多形式开展培养培训,提高教研员专业素质。加强“常态课”教研指导,定期对“推门课”的视频实录进行展播、交流、诊断、研讨。市、县教研科研人员要定点联系学校,常态化深入基层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常规视导,上示范课、听评课,每人每年听评课50节次以上。充分发挥市教育学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的作用,组建市级学科教学专家团队,开展“三名进学校广安行”主题活动,分学段、学科成立联合教研组,开展跨学校、跨县域的联合教研活动。优化教研科研单位岗位设置,加大对教研科研工作的经费支持力度。(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切实加强家校共育。建强家庭教育工作网络,规范建立学校及班级家委会、家长学校。培养聘请一批家庭教育指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防止增加孩子过重课外负担。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密切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落实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推动各地建设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系统培训专兼职家庭教育指导师。遴选“优质家长学校”,发挥示范作用。(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妇联、市关工委)

(六)坚持“四有”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突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新入职教师宣誓、在职教师重温誓词和理想信念教育,建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强化课堂育德,引导教师守好讲台主阵地。强化典型树德,加强师德宣传,挖掘师德典型,推进“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和“双培养”工程,加强“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弘扬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强化规则立德,加强教师法治和纪律教育,严格执行《广安市师德考核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常态化师德考核制度,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制度。完善教师荣誉制度,适时评选表扬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在全市稳步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学生总量动态核定教职工编制,教育部门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额内,按生师比动态调整各校教职工编制,对小规模学校按班师比、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配备教师,切实解决结构性缺编及编制不足等问题。大力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及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学区制管理推动教师交流,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强化教师队伍管理。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去行政化,由教育部门归口管理,进一步激发选人用人活力。加强教师上班时间管理,禁止教师私自调课。(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推进教师安身和安心工程,建立教师工资联动增长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适当提高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教师的补助标准,鼓励和引导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地区学校任教。加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定期安排健康体检,积极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减轻检查、评比、考核等负担。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保障机制,探索开展教师绩效分配改革试点。(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

提升校长教师能力水平。优化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开展“国培计划”和省市教师培训项目,大力实施“广安市名师名校长工程”,“十四五”期间培养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500名,遴选20名市级名师,6名市级名校长,新建立10个名师工作室,3个名校长工作室。建立青年教师教学创新激励机制,大力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善校长选任机制与管理办法,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及校长年薪制。坚持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大力推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以学科组为单位组建“1+N”结对小组(1是指城区学校,N是指学校按年级、一套学科为单位建立N个结对小组),开展“N+N”对口帮扶(N个结对小组对应帮扶N个农村学校),组织城区学校教师按每学年不少于2次以现场公开课、示范课等形式开展送教下乡、联合教研等活动,受援学校每学期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到城区学校开展12周跟岗学习、进修提高。各学校要积极开展以老带新、“师徒结对”,并纳入年度考核。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规划和年度计划,充分发挥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辐射带动作用,对作用发挥不好或不发挥作用的,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七)坚持普及共享,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巩固提升中小学联网攻坚行动成果,大力改善学校网络环境。加强创客实验室、专业学科教室、机器人实验室等特色装备,积极推进编程教育,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统筹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成普通高中综合改革教学管理一体化智能平台,深化教育大数据收集与应用,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服务与监测体系。通过智慧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创建活动、网络优质资源普及应用活动、实施“推门录课”制度、实施教师信息化2.0培训项目工程等手段,促进信息化设备的深度应用,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面向乡村的网络教育。用好中、省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建成市、县两级本土优质教育资源库,实施“三个课堂”应用平台建设,形成完善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体系。(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大数据中心)

三、保障措施

(八)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正确的政绩观,把党的建设贯穿到办学治校、教书育人、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理顺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抓好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党务干部、党员教师“三支队伍”建设。完善党政领导配备方式,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进一步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推动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党建带妇建、团建、队建。抓好校园政治生态环境净化与管控,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守好学校、课堂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责任单位:市教育体育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团市委)

(九)加强经费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投入优先保障,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基础教育作为财政教育保障的重中之重,逐步提高基础教育财政保障水平,确保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加大对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综合实践、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健全完善各级各类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或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强化资金使用绩效管理,进一步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合理调整公办普通高中和普惠性幼儿园学费(保教费)收费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机制。(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

(十)加强监督问责。强化教育督导,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情况纳入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内容,适时开展过程督导,强化过程监管。督导评估结果作为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和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对履职不力的地区和学校强化问责、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由教育督导机构按照程序对其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约谈书面记录报送被督导单位所在地上级党委、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对履职成效明显、实绩突出的地区和学校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市教育体育局)

(十一)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科学教育观和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引导动员广大群众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营造政府、社会、家庭关心支持基础教育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体育局)

附件:学校示范引领工程目标任务分配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熊洪斌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法律声明

opebet官网 www.double-99.com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Reserved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opebet官网 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
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

网站支持IPv6